今天2024年3月24日,农历二月十五日为汉传大乘佛教本师释迦牟尼佛涅槃日。佛教四众弟子永恒怀念“三界导师、四生慈父”,至诚顶礼慈悲伟大的佛陀!
佛陀涅槃日,佛弟子“诸恶莫做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”。应当戒杀、戒淫、食素、施食、供养、布施、诵经、念佛、禅修、印经等,以此怀念人间佛陀,向佛学习,发菩提心,修菩萨行,趋向生死解脱,自利利他,普度一切有缘众生。 一、诞生人间,菩提树下成佛
释迦牟尼佛(梵语Śākyamuni,巴利语Sakyamuni,约前624前544或前564-前484)1 原名悉达多·乔达摩(巴Siddhattha Gotama,梵Siddhārtha Gautama)古印度释迦族人。父亲净饭王śuddhodana,母亲摩耶夫人Māyā,生于尼泊尔南部蓝毗尼Lumbinī的无忧树Aśoka下,为迦毗罗卫国(Kapila vastu)太子。太子二十九岁出家,三十五岁于毕钵罗树下证悟成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。因此,毕钵罗树被称为“菩提树Bodhivrksa”。毕钵罗是梵语पीपल的音译,其拉丁学名FicusreligiosaL,英文为 Bodhi Tree。
二、世尊最后教诲,入大涅槃
乔达摩·佛陀八十岁住世的最后一年,离开摩揭陀国,北渡恒河,经毗舍离(梵Vaiśālī)至波婆城(梵Pāvā)受金匠纯陀(梵Cunda)供养,因食苏迦拉摩达伐(巴Sūkaramaddave旃檀树茸)患病。佛陀涅槃前,于拘孙河(巴Kakuṭṭha)最后沐浴,到拘尸那揭罗城(梵Kuśinagara)娑罗双树林,头北面西呈吉祥卧。夜半释尊舍寿前,对诸弟子作最后教诫: 1、常念四处,死皆生天
《长阿含·游行经》卷4:佛告阿难:“汝勿忧也,诸族姓子常有四念。何等四?一曰、念佛生处,欢喜欲见,忆念不忘,生恋慕心。二曰、念佛初得道处……三曰、念佛转法轮处…四曰、念佛般泥洹处……。阿难!我般泥洹后,族姓男女念佛生时,功德如是;佛得道时,神力如是;转法轮时,度人如是;临灭度时,遗法如是。各旨其处,游行礼敬诸塔寺已,死皆生天,除得道者。”2 一切众生常念佛陀四处圣迹,死后生到天上受善报。
2、为求道者,勿试四月
《长阿含·游行经》卷四:佛告阿难:“我般涅槃后,诸释种来求为道者,当听出家,授具足戒,勿使留难。诸异学梵志来求为道,亦听出家受具足戒,勿試四月。所以者何?彼有异论,若小稽留,则生本见。” 印顺导师在著作《华雨集》第三冊中说:对释种出家存有故意留难的情況,为什么呢?原来在释尊晚年,释种比丘展开了释种中心的运动,企图获得僧团的领导权。提婆达多被拥戴起来“索众”破和合僧。为此,释种比丘受到十方比丘僧的抑制与歧视,这种不合理的情形需要纠正。在佛教学派的经律中,就是“释种来求出家,勿使留难”的正义之音。
3、治罚不顺威仪、不受教诫者
《长阿含·游行经》卷4:阿难白佛:阐怒(Channa)比丘虜自用,佛灭度后当如之何?佛告阿难:我灭度后,若彼阐怒不順威仪,不受教诫,汝等当共行梵檀罚(brahmaṇḍa,默摈)勅诸比丘不得与语亦勿往返教授从事”。4
这是佛陀遗命:制罚恶口比丘的方法是“默摈——断绝关系,使他寂寞地漂流于僧伽边缘。这是如来灭后,僧伽以阐陀为实例作说服抑制释种的方法而已。
4、与未受诲者相处,当自检心
《长阿含·游行经》卷4:“阿难!汝谓佛灭度后,无复覆护,失所持耶?勿造斯观,我成佛来所说经、戒,即是汝护,是汝所持。阿难!自今日始,听诸比丘捨小小戒。上下相呼,当顺礼度,斯则出家敬顺之法”5。这是佛陀最后涅槃前教诫弟子们,“以经、以戒”为师。佛陀住世时僧团大众平等,佛灭后僧伽間的上下距离逐漸形成。“上座”有了优越地位,连称呼也尊称为大德(尊者)。這一情形的发展,上座們地位的提高,上座中心的佛教,也就这样的逐渐完成。6
5、自依止、法依止、莫异依止
关于自依止的遗教,《长阿含·游行经》卷2:佛告阿难:“众僧于我有所须耶?若有自言:‘我持众僧,我摄众僧。’斯人于众应有教命;如来不言:‘我持于众,我摄于众。’岂当于众有教令乎?阿难!我所说法,內外已讫,终不自称所见通达。吾已老矣,年且八十。譬如故车,方便修治得有所至;吾身亦然,以方便力得少留寿。自力精進忍此苦痛,不念一切想,入无想定;时,我身安隱,无有恼患。是故,阿难!当自炽燃,炽燃于法,勿他炽燃;当自皈依依,皈依与法,勿他皈依。”7
《杂阿含.638经》卷24,释尊叮嘱阿难:“阿难!当作自洲而自依,当作法洲而法依,当作不异洲、不异依。阿难白佛:世尊!云何自洲以自依?云何法洲以法依?云何不异洲、不异依?佛告阿难:若比丘,身身观念处,精勤方便,正智、正念,调伏世间贪游;如是外身;內外身;受;心;法法观念处,亦如是说。阿难!是名自洲以自依,法洲以法依,不异洲、不异依。”以上是佛陀对弟子进行最后的遗教,然后,佛陀入四禅定,入般涅槃。佛陀涅槃了,佛弟子世世代代永恒怀念本师释迦牟尼佛。
人间佛陀涅槃,令佛弟子们永恒怀念。然而,近年有附佛嫌疑者说:“佛弟子修行何必怀念佛陀?怀念佛,说明是你没有修行的表现。”
对于这类人的极端言论,笔者要作纠正说明:在人间佛弟子是六道轮回中的有情众生之一,既然是有情众生,当然就有情感。那么,佛弟子有情感、有信仰、有理性的怀念佛陀,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权利。为什么有人一直要反对佛弟子怀念佛陀,甚至不惜泼污水呢?难道佛弟子怀念佛陀,有妨碍过谁吗?
人间佛弟子怀念佛陀,是带有情感、信仰、理性,不论是声闻圣弟子,还是菩萨行者,乃至凡夫僧尼,以及一切与佛陀有缘的善信。佛弟子怀念佛陀,由此而来的种种纪念,需要从信仰、理性方面来分析。对此,印顺导师在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》“序”中说:“佛弟子对佛的信敬与怀念,在事相上,发展为对佛的遗体、遗物、遗迹的崇敬;如舍利造塔等,种种庄严供养,使佛教界焕然一新。在意识上,从真诚的仰信中,传出了释尊过去生中的大行──‘譬喻’与‘本生’,出世成佛说法的‘因缘’。希有的佛功德,慈悲的菩萨大行,是部派佛教所共传共信的。”
作为佛弟子之一,笔者认为:佛教徒永恒怀念佛陀,属于佛弟子的本份事,与反对者无关,而一切反对,也无效。 最后,祈愿:世界和平,国泰民安,正法久住,一切众生,离苦得乐!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注 释
1、中文维基百科(20091023)“释迦牟尼佛”。2、(CBETA, T01,no. 1, p. 26, a3-13)3、印顺导师《华雨集》第三冊(p.125-128)。4、(CBETA, T01, no. 1, p. 26, a17-21)又印顺导师《华雨集》第三冊(p.128-131):制罚惡口比丘车匿(阐陀)是释迦太子的侍从…怎样对付他?应该采用‘梵坛罚’。5、(CBETA, T01,no. 1, p. 26, a21- b1)。6、印顺导师《华雨集》第三冊(p.134-135):佛在世時,佛弟子們除了不得称佛为“友”及“瞿昙”外,彼此是称友(称女众为姊妹)的;互相称姓(如迦葉)道名(如阿难)的。比丘们依受戒的先后(大小)为次第,不依学德(智慧、修证)、职务(知僧事,如丛林执事)、年齡(世俗年齡)、种姓为次第。所以虽有先后次第,而沒有尊卑的意义,大家是同参道友(事實上,智慧与修证,可能后出家的胜于上座们)。這一情形的发展──上座们地位的提高,上座中心的佛教,也就这样的逐漸完成。7、CBETA, T01,no. 1, p. 15, a26-b9)。